(1)业务需要
真的是业务需求,而传统的IT架构无法满足或者代价过高,这可能是规模、数据可用性、业务连续性、性能等方面的需求。这类客户价值高但比较少,能够主动寻求和接受超融合架构。以性能为例,动辄需要10万以上IOPS的应用,其实并没有想象那么多,虽然超融合架构可以轻松达到数十万IOPS。有一个项目,SSAN+vSphere全闪存超融合,上面跑Oracle RAC应用,性能杠杠的,采用普通的SAN阵列很难满足需求。
(2)成本
这个其实是伪需求,传统IT架构可以满足,但成本过高,想节省成本,这类客户占的比例较大。这个无法最大体现超融合的优势,但却往往最能打动客户,毕竟能省钱就是最实惠的收益。有几个实际的客户之前使用EMC/NetApp存储,就是因为成本过高问题而转来采用SSAN+vSphere/oVirt的超融合或物理融合方案。
(3)旧服务器再利用
这种需求其实有点跑偏,原本不是超融合应该做的事情,但实际中却是真实存在的。企业采购的服务器、存储等IT资源都是固定资产,客户往往希望将淘汰或过保的这些资源进行利旧,从而达到保护投资的目的。前不久刚实施的一个项目,客户将淘汰下来的一堆IBM服务器,把CPU/Mem/Disk资源拼凑了一下,硬是拼出了4台能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,然后部署了一套SSAN作为独立的SDS,为一些企业业务提供存储服务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版权声明:本文为CSDN博主「刘爱贵」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liuaigui/java/article/details/51794439
400-068-0978
400-068-0978